位深年N趋势一与者度参的真产业察十大实观

又到了年末总结的时候,作为一个在NFT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忍不住想把自己对未来一年的预判记录下来。这不仅是对行业的思考,更像是在埋下一颗时间胶囊,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打开看看,或许会惊奇地发现: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神奇地应验了。1. 内容为王:NFT IP将成为大众普及的突破口说实话,我见过太多人把区块链当成金融革命工具来吹嘘,但说实话,在菜市场买菜用加密货币结算这种事,恐怕还得再等上很多年。但...

又到了年末总结的时候,作为一个在NFT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忍不住想把自己对未来一年的预判记录下来。这不仅是对行业的思考,更像是在埋下一颗时间胶囊,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打开看看,或许会惊奇地发现: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神奇地应验了。

1. 内容为王:NFT IP将成为大众普及的突破口

说实话,我见过太多人把区块链当成金融革命工具来吹嘘,但说实话,在菜市场买菜用加密货币结算这种事,恐怕还得再等上很多年。但有趣的是,我发现那些真正能吸引圈外人的,往往是像无聊猿这样的文化IP。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朋友,为了收集某明星联名NFT,硬是学会了用钱包。你看,人们总是愿意为喜欢的内容买单,而不是为了技术本身。

2. 蓝筹项目筛选标准:活着的意义远大于价格

在这个快节奏的行业里,我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项目。但那些真正值得尊敬的,是那些在熊市里依然坚持更新的团队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小团队,每天坚持在Discord里和社区互动,即使地板价跌到谷底也没放弃。果然到了上个月,他们的坚持终于获得了回报。这让我明白:区块链可能记不住价格,但一定记得住付出。

3. PFP的社交传播魔力不会消退

有人说头像类NFT已经过时了,但我不同意。上周我在Twitter上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某新项目的持有者不约而同换上了同款头像,结果这个项目在三天内就火了。这不就是最自然的病毒传播吗?每个头像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KOC(关键意见消费者),这种传播力量,传统广告根本无法比拟。

4. 空有外壳的PFP项目将加速死亡

最近有个惨痛的例子:某个看起来很酷的猴子NFT,发行三个月后团队就跑路了。而另一个以实体咖啡店为支撑的项目,虽然画风一般,但凭着每月给持有者送咖啡的承诺,活得相当滋润。这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:在2024年,没有实体支撑的NFT项目,连六个月都撑不过。

5. Meme NFT:来得快去得更快

记得那个突然爆红的"悲伤蛙"NFT吗?三天涨了100倍,两周后几乎归零。2024年,这种过山车行情只会更加极端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投机者说的:"现在玩Meme NFT就像在夜店里找艳遇,天亮前必须离场。"

6. 艺术家话语权下降:AI改变游戏规则

前几天试用了一个新的AI绘图工具,三个小时就做了一套堪比专业设计师的NFT系列。这让我不禁思考:当技术门槛被AI拉平后,艺术家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?或许在未来,独特的创意理念比绘画技巧更重要。

7. RWA赛道:NFT的另类可能性

有个做餐饮的朋友最近在尝试用NFT发行店铺收益权,虽然合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,但这个思路很打动我。想象一下,未来我们持有的NFT可能直接对应着某家咖啡馆的月度分红,这种虚实结合的模式或许才是NFT的真正价值所在。8. 流动性解决方案需要破局思维现在市面上的NFT交易平台总是给我一种"新瓶装旧酒"的感觉。为什么不能把借贷、碎片化交易和二级市场真正打通呢?就像搭积木一样,现有的模块需要重新组合。我经常和团队开玩笑说,NFT金融创新现在才刚学会走路,离跑步还远着呢。

9. 纯虚拟元宇宙继续遇冷,但虚实结合大有可为

去年参加某个元宇宙会议时,大家都戴着VR头显在虚拟空间里"社交",结果没到半小时就有人开始抱怨头晕。这种强行虚拟化的体验注定走不远。相反,我看到一个运动品牌把NFT和实体跑鞋结合的做法就聪明得多:买实体鞋送数字孪生,线上线下两不误。

10. 跨赛道NFT超级项目的可能性

最近遇到一个有趣的创业团队,他们的小幽灵IP既出现在DeFi协议里,又被潮牌做成T恤,还准备进军游戏领域。这让我想到漫威的超级英雄宇宙——一个好的IP确实可以打破赛道边界。当然,这种多线作战需要极强的执行力,不是每个团队都能驾驭的。

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,违者必究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