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救不了玩卖周怎么戏的下半3游场该

最近逛Web3圈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曾经靠"打金"模式风靡一时的Axie Infinity,居然也学起了Pudgy Penguin、Doodles这些蓝筹NFT,开起了周边商店。从毛绒玩具到潮T卫衣,4877个NFT角色被印在了各种商品上,前5000名下单的还能白嫖一个限定版NFT。这波操作,看着确实挺诱人。说实在的,作为最早接触Axie的老玩家,看到这个新闻时我第一反应是:现在才想起来卖周边,...

最近逛Web3圈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曾经靠"打金"模式风靡一时的Axie Infinity,居然也学起了Pudgy Penguin、Doodles这些蓝筹NFT,开起了周边商店。从毛绒玩具到潮T卫衣,4877个NFT角色被印在了各种商品上,前5000名下单的还能白嫖一个限定版NFT。这波操作,看着确实挺诱人。

说实在的,作为最早接触Axie的老玩家,看到这个新闻时我第一反应是:现在才想起来卖周边,是不是有点晚了?要知道在2021年那会儿,这款游戏可是让无数菲律宾人靠"打金"养家糊口,日收入最高能达到1750万美元。那时候要是有这心思,说不定现在Axie的IP价值都能赶上迪士尼了。

现在的Axie,处境确实有点尴尬。周边商店开张后,NFT交易量还是半死不活,社区人数也没见涨。反倒是他们把经典版游戏重新包装上线后,玩家们反而活跃起来了,连带着AXS代币价格都往上窜。这不就说明问题了嘛——Web3游戏最核心的竞争力,说到底还是游戏本身。

记得刚开始玩Axie那会儿,最吸引人的就是它开创性的"Play to Earn"模式。简单来说就是你得先买几个NFT角色,然后靠打怪升级、对战PK来赚钱。这个模式火到什么程度?当时在菲律宾甚至出现了专门的"打金工会",专门把NFT角色租给玩家用。更夸张的是,有人直接把Axie的NFT拿去抵押贷款,GameFi这个概念就是从这儿火起来的。

但好景不长啊。从去年开始,Axie的数据就一路往下掉。到了今年11月,月销售额只剩2.8万美元,连巅峰期的零头都不到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数字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。毕竟看着一个曾经的现象级项目慢慢衰落,任谁都会觉得可惜。

现在Axie的团队明显着急了,开始各种尝试破圈。除了卖周边,他们还跟菲律宾的Grab打车软件搞联名,在App里开起了小店;又开放了部分NFT的版权,让持有者可以自己开发周边产品;甚至找了几个游戏工作室合作开发Axie IP的新游戏。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看着是挺热闹的。

但问题是,这些动作好像都没打到点上。真正让玩家回流的,反而是他们把经典版游戏重新打磨上线。取消了能量限制、增加了奖励池,老玩家们一下子就回来了,新用户也跟着涌入。你看,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这么简单——把游戏做好玩就行了。

这让我想起迪士尼的米老鼠。人家是先靠动画片把IP做火,周边商品自然就卖得动了。还有无聊猿,抓住Web2曝光的机会快速破圈。反观Axie,现在才想起来做IP,确实有点为时已晚。

作为一个老玩家,我想说的是:Web3游戏想要真正出圈,光靠卖周边是没用的。关键还是要把游戏本身打磨好,让玩家觉得好玩、愿意玩。你看最近火爆的BigTime,不就是靠优质的游戏体验吸引人的吗?

所以啊,与其花心思搞各种花里胡哨的营销,不如静下心来把游戏做好。毕竟在区块链的世界里,真正能留住玩家的永远都是优质的内容和体验。这或许才是Web3游戏最该想明白的事。

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,违者必究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