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产中国字路管变球监选择口的全的十加密局与
作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科技法治研究中心的两位学者,我和团队长期关注加密资产这个充满争议却又极具活力的领域。每当看到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,或是某个国家出台新的监管政策时,我们都在思考:在这个数字金融革命的时代,中国应该如何把握机遇、应对挑战?全球监管格局的分化与博弈最近几年,加密资产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人咋舌。记得2017年我刚接触这个领域时,比特币还被视为"极客玩具",如今却已成为全球投资组合中不可忽视的...
作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科技法治研究中心的两位学者,我和团队长期关注加密资产这个充满争议却又极具活力的领域。每当看到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,或是某个国家出台新的监管政策时,我们都在思考:在这个数字金融革命的时代,中国应该如何把握机遇、应对挑战?
全球监管格局的分化与博弈
最近几年,加密资产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人咋舌。记得2017年我刚接触这个领域时,比特币还被视为"极客玩具",如今却已成为全球投资组合中不可忽视的资产类别。各国监管态度也随之分化:欧盟建立了MiCA框架,美国积极布局比特币储备,香港则在探索稳定币监管。
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25年美国GENIUS法案的出台。这个法案名字起得很巧妙——"GENIUS",不仅体现了美国想要引领数字金融创新的雄心,更揭示了其通过稳定币巩固美元霸权的战略意图。就像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挂钩一样,现在美国正在缔造"美元-稳定币-加密市场"的新循环。
中国禁令政策的现实困境
回顾我国的监管历程,从2013年的风险提示到2021年的全面禁止,政策演进体现了对金融风险的审慎态度。记得在调研中,一位资深监管人士告诉我:"当时ICO乱象丛生,就像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,必须及时踩刹车。"
但硬币总有两面。禁令虽然遏制了投机炒作,也带来了不少棘手问题。我在法院调研时发现,由于缺乏明确法律依据,各地对加密资产案件的裁判尺度差异很大。有位法官坦言:"我们像是在黑暗中摸索,既担心放纵违法,又怕损害正当权益。"
更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话语权问题。去年参加一个国际金融法研讨会时,各国专家热烈讨论加密资产监管标准,中国学者却因国内政策限制难以深入参与。这种"失语"状态令人忧心。
监管转型的可行路径
基于多年研究,我认为可以考虑"三步走"策略:
首先,学习香港经验。香港去年推出的比特币ETF就是个很好的观察窗口。有位香港金融界的朋友告诉我:"ETF就像给加密资产装了刹车和方向盘,既保留了流动性,又控制了风险。"
其次,实施分类监管。不是所有加密资产都是洪水猛兽。比如稳定币,如果锚定人民币,反而可能成为跨境支付的新工具。我曾测算过,采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成本能降低60%以上。
最后,探索战略储备。美国已经将没收的比特币纳入国库,我国司法机关其实也掌握大量加密资产。与其让这些资产"沉睡",不如建立规范的储备管理机制。
金融强国的新赛道
在金融工作会议上,"六个强大"的提法让我深受启发。加密资产虽然存在风险,但也蕴含着塑造"强大的货币"和"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"的机遇。
就像20年前我们难以想象移动支付会如此普及一样,未来的金融形态也可能超出今天的预期。关键在于如何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,为创新留出适度空间。
一位区块链创业者的话让我深思:"监管不该是牢笼,而应该是交通规则。"或许,这正是中国加密资产监管需要把握的平衡点。
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字金融时代,中国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禁止或放任,而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审慎创新。这条路或许充满挑战,但也蕴含着让中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历史机遇。
- 狗狗币的过山车行情:暴跌之后究竟路在何方?2025-09-14 08:40
- 加密市场新动向:ETF预期下的山寨币布局指南2025-09-14 08:17
- 黄金ETF启示录:比特币未来的财富密码2025-09-14 08:16
- ICEDAO:当电商遇上区块链,一场商业革命正在上演2025-09-14 07:56